「阿保應該是在教室中間的地方,但都頭低低的專心在製圖桌上,認不出來了。」小玉說
阿保再進修
一九四○年左右,結束台中陸軍飛行場工事後,便隨協志商會的主管李廷河主任,南下至高雄工作支援。也因李廷河主任的鼓勵,於「高雄州商工專修學校」建築科夜間部再進修,當時學校剛好在協志商會獅甲事務所附近(今獅甲國中),便開始白天工作,晚上讀書的日子。
此時阿保的工作,以協志營造所接的軍事工事為主,到處移動至台南:柳營,高雄:旗山、六龜......等地。
實業學校
實業學校,為台灣日治時期中等教育的職業技術中等學校,在一九一九年一月公布《台灣教育令》後才陸續設立,學校名稱中有「專修」、「補習」者,屬於實業補習學校,為簡易型的實業教育,較容易入學,修業時間為兩年。在一九三七之後,為因應戰時的相關人材需求,商業學校不再設立,甚至將部分商業學校改制,而工業學校的設立則是快速增加。
一九二○年代中期以後,各地產業界因為有實際人才需求,時而提出設置商工補習學校的要求,一九三五年高雄新設三年制的商工專修學校,只收商業科學生。
一九三七年以後,與戰爭及工業化的進展有關,開始需要工業人才,因此,高雄商工專修學校自一九三七年起設工業科。
對臺灣青年來説,比起必須念五年的中學校或實業學校,實業補習學校是在社會上立足的捷徑。報紙上也常提到,在人才需求量大增的時期,短期訓練、有實務經驗的「徒弟級實際家」,比「高級技術者」更 適合當時社會的需要。
參考資料:日治時期臺灣的實業補習學校,許佩賢,《師大臺灣史學報》第6期 頁101-148 2013年12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
「高雄州商工專修學校」和「台灣總督府高雄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」
「高雄州商工專修學校」創設於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五日,為一所三年制的高雄州轄高雄市立學校,創校初期僅設有商業科,三年後始創立工業科,並細分機械、土木、電器、建築四科。
一九三九年,高雄商工專修學校遷至前鎮戲獅甲獅甲二五三番地一二新校址,即今日獅甲國中小處。
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九日,於戲獅甲高雄商工專修學校內創設「台灣總督府高雄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」,初期設有機械科、電器科、土木科、建築科各三十五名生,共一百四十人。
終戰後,一九四六年三月「高雄州商工專修學校」與「台灣總督府高雄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」合併到「高雄州立高雄工業專修學校(今高雄高工)」。
根據雄工的數位校史館說明,是因為「高雄州商工專修學校」的學生曾參與二二八事件,而被停辦之處分。所以一九四六年三月才整併至「高雄州立高雄工業專修學校(今高雄高工)」
從資料推估,阿保應是於1942~1945年間,就讀「高雄商工專修學校」內設的「台灣總督府高雄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」建築科。
圖/很像封面圖的老師(人物不可考)(家族收藏)
圖/同學照片,台灣總督府立高雄工業技術練習養成所建築科二回生,湯如。(家族收藏)
高雄協志商會 工作小故事
阿保,那時隨協志做日軍方的工作,在旗山、六龜方向,當時有很多傳染病、痢疾,很多人在那時因傳染病喪生。有一個小故事,是阿保反覆的訴說,曾經工作需要渡過一條原本白天就要很小心才能通過的河,有一下著大雨的夜晚,伸手不見五指的摸黑,竟順利通過那條河,阿保始終認為是有神明在保佑。
參考資料:
- 日治時期臺灣的實業補習學校,許佩賢,《師大臺灣史學報》第6期 頁101-148 2013年12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史所
- 2020/9/12,取自:高雄高工學校簡介
- 2020/9/12,取自: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
- 2020/9/12,取自:實業學校
0 意見